高效能計算實驗室-最新消息--臺中12所大學共同簽署促進臺中軟體園區發展學界聯盟
臺中12所大學共同簽署促進臺中軟體園區發展學界聯盟
透過本校電算中心楊朝棟主任偕同全體同仁共同極力爭取辦理,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加工處)於今(25)日假本校茂榜廳舉行
「促進臺中軟體園區發展學校聯盟簽署儀式」,參與簽署聯盟的學校包括中部12所大學,有中興、弘光科技、東海、亞洲、修平學校財團法人修平科技、逢甲、朝陽科技、勤益科技、臺中科技、僑光科技、靜宜、嶺東科技等,參與學校慎重看待本次簽署儀式,皆由校長或副校長親自出席簽署聯盟意向書,並由經濟部加工處處長黃文谷(下圖左一)及臺中市政府副市長蕭家淇(下圖左二)擔任見證人;另有意願進駐臺中軟體園區之臺中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及十餘家廠商亦與會觀禮,活動近300人參與,活動簡單隆重,現場好不熱絡。

之所以成立促進臺中軟體園區學界聯盟之目的,主要是為活絡中部產學合作,強化產業人才培訓,協助臺中軟體園區的發展。未來,將成立「臺中軟體園區產學策進會」(Academia-Industry Consortium of Taichung Software Park)加速無縫式產學實務合作平臺之建構,以臺中軟體園區為核心,攜同臺中市政府、中央部會研究機構,連結中部各大學院校之培育資源、產業創作行銷能量,推動「三業四化」策略,發揮產官學研整體綜效,促使中部產業創新升級,進而促進投資、推動建設,提升中部地區經濟動能;期望臺中軟體園區可以成為一個全面性、多元化、優質性之區域創新領導園區。
本校葉芳栢校長即指出,人才的培育與實習非常重要,臺中軟體園區學界聯盟可以讓中部多所學校結合所長,包括軟體資訊服務、雲端、華人數位等領域發展得更為蓬勃。而本校電算中心楊朝棟主任則表示,在科技帶領產業發展的競爭年代,強化產官學合作乃為各校皆積極推動的重點;聯盟的成立,可整合學界資源培育產業專業人才,未來將推動教育學術界與產業界上、中、下游結合,以聚焦形式,搭配在地廠商,透過區域特性為中小企業凝聚能量,提昇競爭力,並透過學校輔導的能量形成產業群聚效應,培養園區廠商所需的專業人才。因此,臺中軟體園區的成立對於本校在產學合作發展與畢業生就業上勢必會有所實質的助益與提升。
據瞭解,加工處過去已成功經營多個園區,行政服務效率相當高,其中高雄軟體科技園區在加工處的努力經營下,透過e++資訊平台、七彩祥雲雲端服務、放視大賞等產業服務機制的推動,已形成軟體產業群聚,加工處期望臺中軟體園區與臺北的南港軟體工業園區、高雄的高雄軟體科技園區能夠形成黃金創意三角。過去高雄軟體科技園區,在深化人才培育方面,推動國內動畫業者與11間南部大學合作,每校各推薦2名種子師資,開設45學分專業技術學程,預計每年將可以培育280位動畫人才及25位專業種子師資。建構產學合作平台方面,舉辦「放視大賞」競賽活動,發掘南部地區創作能量及人才資源,成功促成18家廠商共940人進行人才媒合。臺中軟體園區未來將循高雄軟體科技園區人才培育及產學合作平台作法,並更加精進發揚光大。

加工處甚進一步評估,臺中軟體園區開發後可促進投資達新臺幣80億元,年產值達150億元,並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目前基礎開發工程在100年12月至102年8月完成。園區景觀植栽、監視系統及入口意象工程,加工處已進行細部設計審查作業,將於101年12月底前完成工程發包作業,最遲於102年8月底前可完成全區開發工作。詳細投資申請訊息請參考網站:
http://www.epza.gov.tw。

簽署儀式即在本校電算中心楊朝棟主任的召集下,活動圓滿成功。在此誠摯感謝電算中心所有同仁的細心規劃與貼心服務,相信本次蒞校的各位政府部會長官與校長、副校長們皆對這美麗的東海環境和人都留下了美好印象。